
发布日期:2025-04-13 11:14 点击次数:52
稍微勤奋些的股民也就学个最基本的每股收益之类的简单财务数据和均线、K线等最简单的几天就能学会的东西。然后,就没有然后,那么他们就不会学习,认为投资是非常简单。
很多股民迷信专家观点,不爱独立思考。我看到很多投资者买了很多投资书籍,听了很多讲座。天天学习和讨论真的很勤奋。
就像我以前那样……我真的既敬佩又感到可怜。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注定是失败者。因为他们只是盲目的学习,从来没有想过这种投资理论或交易技术的局限性?这是适合我?
什么是自己的性格在交易中的优势?缺点是什么?所学的这个技术真的有用吗?有没有更实用,更能接近真理的技术或理论?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增加智慧。
高手都是有很强的自律力,自己认为不好的事,则能抵住诱惑坚决不做。
巴菲特从来不买看不懂的股票,当年面对科技股暴涨的诱惑无动于衷。列宁常年都要准时去图书馆看书,以致于管理员坚信他每天必来,当他没来时,管理员拒绝任何人坐他的位置。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自律是痛苦的,因为人们喜欢放纵自己。独立思考与反思是痛苦的,因为有些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思考。
筹码的原理:
1、主力的筹码获利也不抛的,一般在获利30%以下是很难见到主力出货的。
2、主力的筹码是脱套不抛的。
3、主力的筹码是横盘洗不掉的。
筹码分布图形研究盈利的那部分
筹码分布图形仍然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地形图”,它可以代表压力、支撑、控盘度、活跃度等等各方面的个股信息。
筹码分布形状的识别有几个基本概念:密集、发散、峰与谷。看两个图就了解:
筹码理论的优缺点。
筹码理论的原理基于持筹成本分布的统计。从理论上来说筹码交易的肯定会在筹码上留下痕迹,什么价位进的,什么价位出,应该是能在筹码上得到体现的;把这些痕迹用数学统计模型展现出来。
就会得到某只品种的成本分布图,这就是以筹码理论为基础的专业分析软件特有的筹码分布图。
尤其是通过技术手段把浮筹和锁定筹码区分开,这样我们就能明白目前市场中所有筹码的成本分布。根据筹码移动变化规律来研判筹码属性,进一步把握运作机会,这是筹码理论的基础。
筹码理论的优点是直观、本质,尤其是在发现、跟踪机构主力方面,具有其他技术理论不可取代的特点,所以说筹码理论是目前炒股必须了解的技术。
筹码分布的形态:
1、放量突破低位单峰密集
形态要点:股价经过较长的时间整理后,移动成本分布在低位并形成单峰密集。股价放量突破单峰密集,通常是一轮上升行情的象征。
应用要点:股价放量突破单峰密集,可视为相对低位时机,一轮上升行情的充分条件是移动成本分布形成低位单峰密集。单峰的密集程度越大,筹码换手月充分,上攻的力度越大。
注意要素:如若价格有效站上了筹码峰,同时后面必有回调发生,而且回调是缩量的,成交释放的第一根阳线果断视为相对低位时机。
2、上涨出现多峰密
形态要点:股价经低位单峰密集后启动上攻行情,在拉升途中做震荡整理形成了一个或一个以上密集峰。新密集峰形成时原密集峰虽减小但仍存在。
拉升途中的震荡整理属于洗盘性质。每一个密集峰都将成为该股回调洗盘的强支撑位。
通过筹码来判断主力的控盘度。
1、当股价形成持续波段性上行时,筹码出现多个峰值,而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量量潮,说明主力高度控盘。也说明中间价位的筹码发生锁仓行为,这是主力在强收集过程中所获取的筹码;
2、当股价突破压力趋势线或前头部时,也就是股价脱离原来的筹码密集区,如果成交量没有出现明显的放量,说明主力高度控盘(轻松过头);
3、当股价长期上行浮筹比例依交易日延续而逐步减小时,说明中长期筹码的比例在增加,则主力高度控盘。
通过筹码来判断主力的洗盘动作。
无论主力如何做坏各项技术指标,但只要不大量动用自己收集到的筹码,就不可能使筹码的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
而在这,股价依然没有到达主力的预设派发价位,主 力就不可能抛出收集到的筹码,如果底部筹码稳定,股价在相关的筹码密集区边缘得到支撑。
现股价离主力成本区比较近等等,都可以判断为主力震仓。
例:
筹码从发散到密集的主力吸筹过程,而主力吸筹完毕之后当然是开始拉升,但拉升的方式却有不同,筹码表现也会不同。
我们根据控盘程度和筹码表现方式分为高控盘的锁仓拉升和相对低控盘的筹码滚动拉升。
如上图太古在拉升前和拉升后的筹码分布图,上图是2013年2月初,当时筹码是典型的单峰高度密集,说明吸筹到位,准备开始拉升。
随后在拉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初吸筹完成密集在22-23区间的筹码仍然有大量的停留在原位,是不转移的,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筹码锁定。
如何用筹码分布躲避风险?
第一条,前高是压力位。前期高点是筹码套牢区,这些套牢筹码被解放时第一想法是离场。所以,有必要搞清楚前高特征。
1、个股回落深度超过30%,且下跌过程明显缩量。从横盘整体或者爆量见顶开始数,有个略估值就行,本质上形成心理落差,从平盘到浮亏或者深度浮亏,反弹脱套会更急切出货。
2、有过两周以上的横盘震荡。两周以上就可以形成个局部箱体,这个箱体将成为后续股价反弹的压力位。
3、有过三两天以上的爆量见顶。个股短期走势见顶,在高位放巨量形成套牢盘,后面也会成为反弹的压力位。
缩量标准按照前高平均成交量的三四分之一就行,没有特别生硬的标准,一般回落阴跌,成交量自然下来了。
这三条特征合在一起,常见两种走势:
其一,前高是箱体震荡。
其二,前高是尖顶走势。
第二条,前高附近常有试盘。通常遇到筹码套牢区,最好让筹码进行适当换手,这个换手过程其实是降低持仓成本的过程。
为何很多票在四五个一字板后会巨量,而一两个涨停板后很少巨量,原因是资金持仓成本。
如果多数筹码大赚三四十个点,在开板时抛压会异常大,如何能让抛压小一些(向上阻力变小),那最好在前高附近试盘,先换手放放量。
所谓试盘,是指在前高附近开始放量,放量包括在遇见前高前和遇见前高时。
遇见前高前,指个股在拉升过程中的成交量换手状态,是每天换手长阳上涨,还是通过一字乃至T板缩量上涨。
遇见前高时,指个股在上涨到前高箱体附近时的成交状态,无论之前如何上涨过来的,大概率就要放量。
每日炒股提醒:“既要经历火红的牛市,又要能经受住漫漫熊市的煎熬。”这才是一个成熟的股民。
#深度好文计划#